2023年以来,我国股权投资行业迎来调整期。面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北京市先后分两批共设立八支总规模1000亿元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担当“耐心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资本投入。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受托履行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职责。近日,北京国管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礼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市八支基金通过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合力,服务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
记者了解到,2024年,北京八支政府投资基金共完成对145个项目出资13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85.5亿元,投资独角兽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个,基本实现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八大行业细分领域的全覆盖。
吴礼顺介绍说,北京市这八支政府投资基金在运作中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基金的投资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投资项目来源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十六区和经开区(简称‘2+17’机制)推荐,但是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完全按照市场化逻辑判断和评估。”吴礼顺说。
如何理解上述特点?吴礼顺解释说,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北京国管探索设计了“政府推荐项目+市场化运营”的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条块结合,充分发挥“2+17”合力。一方面,发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市经信局在产业规划、培育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北京市十六区和经开区在项目推荐、产业配套方面的优势,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
“就是集合大家的力量将北京人才、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搞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吴礼顺表示,八支基金的团队负责人,通过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市经信局等部门进行常态化沟通,全方位了解最新产业规划动态;与此同时,每只基金都对北京市十六区和经开区的产业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聚焦比较优势,形成最大合力。
在管理运营方面,八支基金均采用Co-GP的管理模式,不设子基金,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并通过市场化考核激励体系强化正向绩效导向。“在投资决策方面,这八支基金采用三票制方式,即代表北京市引导基金的一票;代表市场化机构的一票;代表北京国管的一票。只有当三票同时通过,项目才可投资,这从决策机制上决定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化专业机构的协同发力。”吴礼顺说。
构建“全覆盖+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
从医药健康领域的宜明生物、微元合成、炎明生物,到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谱华章、银河通用,再到信息产业的千寻位置、合见工软,机器人领域的宇树科技、星海图……在北京国管管理的八支基金投资版图中,既有宇树科技这样的“成名”企业,还有一些行业“小巨人”企业。
吴礼顺表示,北京政府投资基金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逆周期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市场遇冷的时候,政府投资基金真正担当‘耐心资本’,发挥‘信心资本’的作用,解决创新企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帮助企业度过资本寒冬。”吴礼顺说。
何为全覆盖?吴礼顺表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市经信局对八支基金的投向有明确规定,目前主要围绕机器人、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等国家重点布局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投资,共涵盖创新药及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网络安全及工业软件、人形机器人、星箭总体及关键部组件、工业母机等三十多个具体投资方向,均与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相匹配,与北京市的资源禀赋相契合。
“只要某一个项目在政府产业引导目录里面,且适合在北京发展,我们投资方向就会覆盖到,而且北京国管将力争发挥首投、领投的作用。”吴礼顺说,目前八支基金的投资优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还实现了企业早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覆盖,在支持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释放政府投资基金效能。
据了解,北京国管还在持续完善待投项目库,目前基础项目库中项目已超2600个,这些项目基本覆盖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其中,经初步筛选纳入储备库项目已有600多个,截至6月底投决项目已超240个。基金管理团队会根据投资要件持续评估基础库中项目,并为被投企业提供专项对接服务,打造项目协同、政策配套、资源互补、产业共赢的立体化产业支持生态。此外,北京国管计划有序探索对知名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市场化机构开放项目库,完善基金生态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北京科创企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创新也意味着长周期、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优异的投资回报,成为困扰社会资本投资的现实考虑。吴礼顺表示,逆周期投资意味着政府投资基金要多一些“雪中送炭”,要在引领市场资金投资的关键时刻起到风向标作用。
“这也意味着,政府投资基金要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多出手,在市场化资金不敢投的时候敢于‘亮剑’。”吴礼顺说,北京市八支政府投资基金投资周期最长达15年,希望最大限度陪伴企业成长壮大。
对于政府投资基金北京模式是否可复制推广,吴礼顺坦言,各地都有自身的要素禀赋,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好的。他表示,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拥有众多的小巨人、独角兽及专精特新企业,因此北京市政府投资基金发展有其独特的土壤环境,这些基础性条件可能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对于多数地方而言,借助市场化机构的力量可能是更经济、更理性的选择。
展望未来,吴礼顺表示,北京国管将秉承耐心资本理念,建立“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的资本生态。向前进一步加强与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等交流合作,加大对中小初创项目的发掘力度,聚焦0到1原始创新和1到10成果转化;向后重点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关键领域竞争力与区域产业支撑力。
金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